浅谈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21-07-11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

深圳市福田实验教育集团梅园小学 武佳丽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打造优秀班集体,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充分发挥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在如此家校合作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就会越来越高,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将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和体会,谈谈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运用 

    在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已经广为应用,这种教学桥梁直接对班主任教学工作和家长工作进行了有效串联。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给班主任和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的双向平台,优质的家校合作模式能推动小学教学工作良性发展。但这种模式在当前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众多弊端,出现了各类问题,这种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心理变化,且主要集中在学生受教育阶段,所以学校班主任的教育策略对其极为重要。 

    一、 小学班主任管理家校合作的现状 

    (一)班主任自身的因素  

    班主任自身的能力素养是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与家校合作效果的重要 因素,但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与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能力素养还存在着一定的不 足:第一,班主任自身的知识素养有限。很多班主任在毕业后忙于工作较少进行继续教育,对班主任管理领域的全新理论知之甚少,交流沟通能力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也不能准确理解家长提出的合作方针,这就使得实际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较低,无法取得实际的预期效果。第二,大部分班主任的工作较为繁忙,与家长共同制定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班级管理策略得不到及时的运用,具体的家校合作效果较低。再加上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较大,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出现因交流沟通不到位、情绪控制不当等而使得班主任在与家长确定合作方针时产生矛盾,更别谈进行和谐融洽的家校合作了。

    (二)家长的因素 

    家长也是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家校合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现阶段的家校合作中家长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问题:第一,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信任,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忽视了自身在其中 的重要作用,认为孩子的教育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无关,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会重视孩子的教育,待问题解决后便继续恢复原样,传统的家校合作都是学校(班主任)引导家长进行合作。第二,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存在偏颇,这就使得其家庭教育出现两种极端: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和家庭教育过于严格。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使家长认为在家校合作中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其余的事情不重要;过于严格的家庭教育会使家长学生在校期间出现问题时就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严格约束孩子的各项行为。第三,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各位家长的经济压力逐渐加大,并未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家校合作,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策略。相较于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家长更为注重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较少陪伴孩子,更别谈进行切实的家校合作了。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家校合作策略 

    (一)开展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对于家校合作而言,教师的合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合作的效果,教师是合作的主持方,需要在合作过程当中具备全面的能力。所以学校应该要重视教 师的素质,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学校教师的分析调查能力,以及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其次,还可以开展一些实战演练,让不同的教师模拟家长,让教师在实践当中锻炼其沟通措施,并让教师在沟通过程当中保持尊重家长与家长平等交流。例如,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充分地尊重家长,首先小学班主任要尊重家长的修养和品质,不以貌取人。教师应该具有基本的倾听能力,倾听家长对教师说的心里话,而不是敷衍了事,或是听而不入耳。对于教师而言,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切勿疾言厉色,应以和平的心态与家长沟通孩子的现状,当与家长出现分歧时也应该灵活的、友善的处理,而不是愤怒家长教育水平低下。对于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的情况,教师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巧妙的发现,可以实施指导,但不能主导或太过专制,这样会让家长感受到压力,进而不愿意与教师合作。 

    (二)重视合作,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家校合作也应该打开新的模式,教师学校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平台,促进小学班集体质量的提升,要善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让家长辅助小学班主任做开学报名登记工作,并且在平时还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家长也可以汇报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小学班主任也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引领家长参与,让家长引起活动的重视,促进家校合作。比如安全教育,学校应该特别叮嘱家长在孩子放学时,要考虑到天气原因,以此促进家长学校沟通的亲密性。最后,小学班主任还可以建立家长校园,定期引领家长走进校园,定期让家长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家长、教师的情感交流。但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完善制度,确保家校合作落到实处,促进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比如学校可以专门组织家校合作机构,召开家校合作大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责任,真正地发挥每一部门的意见和效用。 

    (三)掌握方法,构建有效沟通 

    想要有效的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家校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渠道和纽带,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要做到的就是加强与学生们家长们的沟通,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继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帮助小学生们健康的成长。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例如,第一,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队伍的重视。其次,教师在与家长探讨的过程当中,要重点谈论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最后,小学班主任要选择沟通的时间以及沟通的地点。如小学班主任可以抽自己空余的时间进行家访,家访能够促进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家长可以谈论自己孩子的现状,班主任可以谈论对孩子的期望,在共同的期望之下为学生制定合适的规划。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学生状况的沟通工作,还应该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长能够带领学生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在家里学校同时养成。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工作,让不同的家长交流教育心得,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指点和帮助,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质量。班主任可以在家庭教育当中提供一些指导工作,但要确保在指导的过程当中,不要太过强势而让家长产生反感,要做好参与协调的工作。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无疑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顺手。所以,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要引领家长参与,用合理的沟通方式、合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教育管理不仅是班主任与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家校必须要进行深入的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小学班主任要及时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运用多元化方式与家长进行通力合作,引导和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提升家长的合作意识,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翠花.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9):140 

[2]薛光梁.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1):129. 

[3]付玉萍.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 名师在线, 2018(31):9495. 

[4]王立敏.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应用家校合作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 

,2020(02):23. 

  

返回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