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王湘穗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以及听名师课、示范课等,让我感悟到这门课程的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随着教学改革,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本人就此谈谈自己在本学科英语教学中如何渗入《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体会。
一、挖掘教材德育因子,自然渗入品德教育
我们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导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也是一位能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同游戏的好朋友。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和挖掘教材和教材中的德育与生活因子,将其合理的延伸或放大,自然地不失时机的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的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升华心灵。如《牛津英语》一年级下册1B Module 3 Unit9 Clothes,围绕这个主题,我们设计了美羊羊Beauty和好朋友们之间互帮互助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在该情境下分别确立了以下三个课时的话题:
第一课时:Summer clothes (Beauty用五色花帮助朋友们实现新衣服的愿望)
第二课时: Beauty needs help (Beauty和好朋友们寻求Fairy 帮助的过程。
第三课时: Beauty’s new clothes(Beauty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重建家园)
第一课时介绍了本单元的几个核心人物,并通过他们的对话教授本单元重点词汇,感知核心句型;第二课时的对话教学注重整体感知并初步尝试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自由表达;第三课时进一步强调单元的整体把握,同时升华本单元的情感目标——We need friends, we need love. 通过flash动画故事的视觉培养以及情感目标升华汶川地震的video剪辑,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体验人和人之间互动、共生共存,然后分小组活动体验到分享和帮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感受到共同分享和助人所带来的快乐。从学生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频频流露的愉悦的表情,以及积极参与互动的热情,让我深深体会了教师的幸福和成就感。
二、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小学生知识经验少,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在参与、合作中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点燃学生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的所见所闻,促使他们积极发言。如六年级下册Unit2 Fire and Safety,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挖掘,确定本课的总体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英文略)、语言技能目标(英文略)、学习策略目标(通过游戏、竞赛、唱英文歌等途径高效地学习英语)、品德与生活目标(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和安全消防意识)、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火警报警电话(fire number)等) 如:China(中国)119,America(美国)911, England(英国)999,Australia(澳洲)000,New Zealand(新西兰)111 ,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爱玩的性格,让学生扮演消防员给同学们做一次“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句型和渗入品德教育,并贴近生活,寓学于乐;首先以 Flash 歌曲Fire safety的画面给学生一个视觉素养的培养,然后用歌词进行消防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们结合平时在学校进行过的消防演习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再通过学习主动解决问题,避免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和学生被动吸收的局面。把知识和生活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使美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如《牛津英语》第8册教材中Module 2 Unit6《 Music》,我们把本单元整体设计主题定为“Amazing music”,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乐队表演并发出邀请展示才能,在该情境下分别确立了以下三个课时的话题:第一课时: Music we can play, 第二课时: Visiting a band,第三课时:Magic music(花衣魔笛手)。
第一课时介绍了乐队的各成员并通过歌唱教授本单元重点词汇,从中代入感知核心句型;第二课时的对话教学注重整体感知并初步尝试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自由表达;第三课时讲故事花衣魔笛手,同时升华本单元的情感目标——Enjoy the music, Enjoy the life.
通过直观教学法,播放2010南非世界杯官方主題曲视频《Waka waka》,给孩子一个视觉享受生活与足球的音乐,提升学生对音乐深层感受。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活动型教学方法开展英语学科教学,总结本课所学的乐器,并进一步告诉学生音乐在我们周边的生活处处可听,引出华为P20主打歌曲“Dream it possble”给孩子们一个音乐视觉、听觉盛宴,深切感受音乐的魅力Amazing music。音乐无国界,学生被美妙的音乐吸引,认真聆听和理解歌词,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学习英文和感受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帮助的,分享快乐和帮助也是一种心灵沟通和真情交流。同时弘扬华为艰苦创业和创新的工匠精神,只要坚持不懈,一切皆有可能Nothing is possible。
在《Unit6 Music》的教学过程中,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学生对本课设置的故事情景和音乐很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故事的情景中顺利地完成了新单词和句型的学习,给整个单元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在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学生们高效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曲,大胆自信地上台表演。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们在这节课中体验了与同学交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单学会读几个单词,说一两个句子。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验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和学习新知的成功,并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用美好的情感感染学生
《牛津英语》第8册教材中Module 4 Unit12《 The ugly duckling》,通过Flash动画的视觉素养、人物的配音以及故事的角色扮演之后,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分享出:我们不能因为丑就去看不起他、骂他甚至打他,我们更应该去帮助他、关心他、爱护他,让他和我们一样感受快乐,和我们一样健康成长。假如我们是“丑小鸭”,也要向他一样勇敢坚强,积极面对,战胜困难,相信美好就一定会来的。作为老师也应该就着这美好的氛围给与美好的情感总结和鼓励:无论做什么,遇到困难或失败了不要灰心气馁,要学会分析原因,然后给自己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最终会逐步认识到自己,让自己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原来的“丑小鸭”也能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教师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抓住良好时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只局限于该课程书本和该学科的课堂教学,想让该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应,关键在于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扩散到各学科都能运用的各学科的教学情境和现代科技的融入渗入品德教育,让学生有兴趣并无处不在的感受正能量,提升自我素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