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

2019-06-21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

梅园小学 严瑾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是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它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绘本故事短小单纯,但寓意深远,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中引入绘本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心和行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更给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三维目标的最重要目标之一,而达成三维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学生成长的智慧。绘本阅读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更好推助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真正塑造完整的人的教育。
  1、借助绘本阅读,更好地落实情感教育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弥补教材呈现方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不完整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能改变着现在的教与学的方式,更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落实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一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主题的第十课《家人的爱》这节教学课堂中,教师借助绘本故事《海马先生》,讲述海马妈妈把卵产在了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随即海马爸爸就开始了孵化并保护这些海马宝宝的历程:躲避隐蔽的、凶险的鱼类等。绘本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父爱情深。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感受父爱的温暖,加深对家庭的了解,阅读过程中也分享了家庭生活的乐趣,初步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在体会爱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爱,既完成了本单元《家人的爱》的教学目标,又更好地落实学生的情感教育。
  2、借助绘本阅读,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能力
  现行教材在内容设置和呈现方式上已经有了明显变化,但无声的教材又常让学生感到疲惫,反复的教材阅读制约了教学内容的辐射和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绘本阅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绘本阅读活化了生硬的文字和插图,以更加感性的形式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
  在二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主题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这几本绘本阅读:《鱼就是鱼》、《佩泽提诺》、《小猪变形记》。《鱼就是鱼》通过一段温馨、有趣的友情故事,讲述关于自我发现的深刻寓言。他告诉孩子你就是你,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与精彩。《佩泽提诺》讲述了小P寻找自我的过程,是一则关于寻找与我发现的深刻寓言,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做一个独立自信的“小不点”。《小猪变形记》讲述了一只小猪百无聊赖,想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几经失败,它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乐趣,绘本用一只奇妙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只“认识自己 认识他人”的思想历程。
  通过同一主题的系列绘本阅读,从个性、本领、品质等方面,让学生发现自己、欣赏自己,逐步树立自我意识,增强责任心,加强自我约束和情绪控制,学会接纳和尊重与自己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克服害怕心理,勇敢面对困难,树立我能干、我勇敢的自强自立精神,教师毫不费力地悄悄培养了儿童的能力。
  3、借助绘本阅读,能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借助绘本阅读,教师在一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我的大自然”主题的第七课《可爱的动物》教学中,借助绘本故事《100层的房子》,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进一步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第八课《大自然,谢谢您》教学中,借助绘本故事《挖个洞,看一看》,让学生了解天空中会有什么样的动物、海洋中有什么样的动物,等等。
  在二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我绿色小卫士”主题的第十课《空气清新是个宝》这节教学课堂中,共读绘本故事《都是放屁惹的祸》,绘本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以虚拟的动物角色作为主人公,让学生认识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及人类对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
  只有丰富了这些知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选择与主题相搭配的绘本,并把它们应用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丰富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本绘本就是一座浓缩了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博物馆。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绘本阅读的介入,更有效地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引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和思考,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但是,绘本阅读始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学本身。对于不同的课型和教学内容,我们老师应该有所选择,同时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以便自己更好地驾驭这种教学手段。
  

返回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