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入美

2018-05-08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

 谈谈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入美

 

福田区梅园小学  吴霞

 

摘要:

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尝试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融于美,在教学中渗透美,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  

 

一、提出的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谈到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怎样才能达到和完成这个目标呢?我认为可以尝试突破信息技术的课程局限,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在这,我将谈谈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融入美,实现课程的整合。

二、现状

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这种观点看重的是被辅助的其他各学科教育,而非信息技术教育本身。

另有一种理解主要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例如,可以让整体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排入正规课表、教材)、活动课程(如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创客编程等兴趣小组)和其他隐性课程(如综合实践)来组合而成,并协调这些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这一类整合主要着眼于达成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在信息技术课上融入美

1、创设情境,引入美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这是传统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点,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与内容,在“创设情境”环节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素材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如学习画图软件,老师如果仅仅是讲画图程序怎么用,怎么画一条直线、一条曲线、一个圆形……,然后让学生照着画,那将是多么单调、枯燥、乏味的一节课。但是,如果我们先给学生们看一组谁看了都会喜欢的小黄人图片,然后从美术的角度观察线条、色彩、构图等,再进一步讲解如何画出这些小黄人,哪里是用直线画的、哪里是用曲线画的、哪些用到圆形工具等等。学生们的兴致马上调动了起来,无比投入与快乐,沉浸其中,画出各种各样的小黄人和其他人物,在此过程中也强化了画画程序的应用。

2、操作过程,需要美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以上机操作题为主,原则上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70%。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的一大特色,是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适用、适度的原则,力求准确、简洁,如行云流水般,干脆利落。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后,比较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在内容简单的幻灯片上添加很多的动画效果,以此显示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画蛇添足”的故事,让学生们理解演示文稿的制作和放映,要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恰当地选择背景、动画、图片以及链接方式。花哨的图片、繁复的动画效果等都会让人感受到演示文稿修饰的累赘。我们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应避免繁琐、复杂,尽可能用较少的文字或精简的视频、动画来凸显主题。有时候,简简单单也是一种美。

3、教学内容,加入美

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样有其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因此,实现计算机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协调与合作,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改革和尝试、实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效途径,是发挥课程整体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教育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例如,我们在日常信息技术课上,增加新颖的3D打印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使学生的作品不仅看得见,还能拿得到,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3D打印技术使学生设计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还可以进行实际的加工和制造,让学生参与整个作品的完成过程。在3D打印的每个步骤中,可以进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拥有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体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整体设计能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3D打印课程中,学生亲身参与艺术实践中,感受到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审美的体验。

4、学生评价,肯定美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诊断和反馈的作用,积极有效的评价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很多学习成果都是以提交作品的形式来呈现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对学生的作品适时地进行讲评和指点,对优秀作品则要及时地进行展示,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例如,在学完PowerPoint这一软件后,我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创作一份电子小报,包括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超链接和自定义动画等等。在作品完成后,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自己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也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也要求学生“能客观地对自己或是他人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发展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要让学生拥用一双发现美和欣赏美的眼睛,具备对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5、终级目标,创造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更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课堂中,我们要注意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创作氛围,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信息技术的学习,最终以个人成果(如独立完成的一幅电脑绘画、一份电子报刊、一个程序设计等)的形式出现。学生在绘画创作、设计排版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尽显各自独特的美丽,将技术完美地呈现起来,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让美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美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一个亮点,使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生动、更加色彩斑斓,使我们的身心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春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J].信息技术教育,2006(6):106-106.

[2] 孙磊.将美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J].都市家教月,2011(6):106-107

[3] 陈碧莹.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很美[J].教育信息技术,2012(2):49-49

[4] 甘耀明.学生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培养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2 (5):19-20

返回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