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校风——自主博学 健美创新
4、教风——书香蕴乐 博学日新
5、学风——多读勤思 好问精练
办学目标:打造一所“人文宽和 品质卓著”的理想小学。
阐释:梅园小学位处于深圳市的行政文化中心的福田区,服务于有着“深圳市最大公务员村”之称的梅林一村社区居民子女小学义务教育任务,梅园人有着打造与深圳这一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都市相匹配的现代化优质小学的使命与责任感。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向于师生的幸福。幸福感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向教师,即教师能享有职业的尊严和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指向学生,能使其孕育理想,放飞梦想,培育学生梦想和放飞梦想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生存能力的储备,感受到来自师者、家人和社会融融的关爱,养成健全的品格,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育人目标: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中华气质的新一代。
阐释:基于学校的“为学生一生有品质的生活撒播下幸福的种子”的办学理念确立培养目标为“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中华气质”。
国际视野:是指教育者顺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开阔的、全球化的、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实施教育。使梅园学子在身体和心理,认知和情感,智能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均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与挑战。
科学精神:指科学活动方式本身所特有的气质。它包括四方面内容:(1)怀疑精神,指科学的理性批判态度;(2)求实精神,指科学所信守的尊重事实的原则;(3)创造精神,指科学以创新为目标的活动导向;(4)探索精神,指科学为自由而进行无止境探索的属性。科学精神需要一个人在探询科学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和养成。
人文情怀:可以称为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从一般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文情怀则可以说是一种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态度。人文情怀主要是指对人类、对自然、甚至对异类深切的人道主义胸怀,它包括高尚的个体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以及为人类的利益及事业的奉献精神。主要依赖在生活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感受和养成。
中华气质:中华气质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培养梅园学子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有着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为了理想和目标,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办学理念——为学生有品质的幸福生活奠基
阐释:教育是“百年大计”,学校教育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亚里士多德·阿奎纳认为:“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目的,是通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梅园小学的使命是立足于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并致力于去落实在教育行动上,致力于为孩子一生有品质的幸福生活而奠基。将“为学生有品质的幸福生活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个提法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梅园小学将透过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人本的陶冶、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梅园学子孕育心智,发掘潜能,完善自我,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其养成良好的品行,享有品质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训——明志致远 求善求真
阐释:如果说人类都是在不断寻求完美的不完美生物体,那么教育就是能使他们变得完美的、意义最为重大的工具,幸福则是他们所能想象的最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我们梅园校训的校训就是演绎教育润泽心灵、增扩生命的广度与宽度,增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孕育学生的梦想,确立远大的志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断接近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界。这一校训从本质上揭示了梅园人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
校风——自主博学 健美创新
阐释: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创新出自《尚书》:“苟日新,日日新。”梅园小学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同事、同学和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通过努力,获得进步,赢得肯定,身心健康,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师生共同享有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教风——书香蕴乐 博学日新
阐释:
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小成在智,大成在德,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教师以爱为源,学会尊重和赏识,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人格的光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智能、健全心灵,而教师不仅是人类社会文化科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和纽带,还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因此,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和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育人”必须先“育己”,用人格魅力育人。
诲人不倦:语出《论语·述而》,孔子自谓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实现的,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是教师职业品质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一片赤诚,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治学、看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传递如何做人的价值观,在这个方面教师的身教确实重于言教,用心关怀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成长乐园,让学生的发展绽放希望。
学风——多读勤思 好问精练
阐释:书籍是使人进步的阶梯,小学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爱阅读、会阅读,真善美的人格素养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知识散发馨香,书趣引人入胜。让读书成为一生有品质的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塑造他们求真求善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其实现生命价值和人生价值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