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018-08-29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

梅园小学李晶晶
摘  要
  从小学低年级语文绘本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仅仅只是指导学生阅读绘本,只有小部分语文教师对此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怎样更好地发挥绘本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把握亮点,突出主题、串联画面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绘本的教学效果。低年级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绘本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教学;应用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意识和整体把握能力。现阶段,中国绘本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阅读指导的层面,而对中国绘本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还缺乏。绘本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因此,在绘本教学策略的运用中,教师可以采用捕捉窗口系列等方法,突出主题、形象,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 
  一、绘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绘本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书名。在英语中,它被称为“Picture Book”。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它被称为“绘本”。在中国大陆,传统上被称为“图画书”和“图画读物”。现在它常被称为绘本。绘本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表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丰富的绘画内容和写意内容,如优美的图形和视觉形象、简单的水壶、动人的情节、连续的叙事意象、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构思、深刻的哲学思维等。绘本里的故事很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除此之外,绘本已成为儿童阅读与纯文本阅读的媒介与桥梁。绘本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绘本具有丰富的土壤问题、生命教育、艺术人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健康医学、科学教育等。绘本的不同学科对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阅读发展、阅读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绘本教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捕捉亮点,训练想象
  1、巧妙引导学生想象
  想象力是绘本应用的主要特征。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故事进行想象。当老师讲述绘本的内容时,可以在故事转折点适当停下来,不着急告诉学生接下来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敢于猜测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以及最后的结果将如何戏剧性的变化。最后,教师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结论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这些方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合理利用图中线索
  教师可以根据图中的线索,激发学生思考图画外蕴含的东西。图画内的东西直观、可见,而图画外蕴含的东西虽然不能直观显现出来,但更值得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循着线索拓展图画外丰富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绘本线索的类型多种多样,或以主人公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为线索,或以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线索,或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或以一个中心问题串联一系列的小问题为线索,或以绘本所要描述的内容为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线索,或提问或补充,或模仿或辩驳,引领学生适时地拓展,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
  (二)突出主题,训练语言
  1、突出色彩主题,训练语言
  绘本和配图课文最大的区别是色彩的运用,如绘本《火烧云》,文中描写火烧云色彩的词极为丰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掌握表达颜色的词,如“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黄,一会儿红,黑得像碳墨似的,红得如同火烧着了似的,忽黑忽白”。然后,通过朗读掌握色彩的表达方式,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色彩,或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色彩,用“一会儿一会儿”递进词表达色彩的变化。之后,让学生在绘本图片当中找到这些一一对应的色彩,建立图片与文字一一对应的关系,快速地掌握色彩的表达方式。在绘本《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带有色彩的故事绘本,把其他故事绘本中看到的色彩运用到刚学习过的色彩描述中,使故事更形象、更生动。
  2、突出画面主题,训练语言
  绘本的画面主题蕴含的内容是广泛的。绘本如同一张藏宝图,每一处都藏着珍贵的宝贝。绘本中的图画就和绘本中的文字一样会说话,因此教师不能忽略绘本里的图画。如绘本《田园四季歌》对四季特点的描写非常明显,而凸显四季特点的四幅图—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可以引领学生观察画面、品读文字、学习表达。朗朗上口的儿歌配上醒目的四季图,可以让学生轻松感受季节特点,学会表达。   
  当然,教师除了开发色彩的绘本,还可以开发动作的绘本、语言的绘本、植物描写的绘本、动物描写的绘本、外貌描写的绘本等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专题绘本进行语言方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三)串联画面,训练思维
  1、采用结构串联画面图的形式把重要的环节理清楚
  在绘本《一朵花》中,开放图、玩耍图、吹风图、说话图,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展现了小花美好的生活历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图把这些重要环节呈现出来。当“小兔”出现时,教师可以追问:“小兔的生活也和小花一样幸福快乐、多姿多彩吗?或是和小花截然不同呢?有哪些不同呢?”通过发问,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要求他们也用结构串联的方式梳理出“小兔”的生活历程。当“小兔”的生活也和“小花”一样,一幅幅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时,就能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
  2、采用关键图和文字连线的方式梳理重要环节
  在教学绘本《乡下人家》时,教师可以从中选取重要的画面和相对应的文字,如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门前晚餐图、月明人静图等,引领学生自主连线。自主连线的过程就是思维梳理的过程,理清顺序的过程。 
  三、绘本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发展趋势
  绘本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科教学都可以选择恰当的绘本进行有效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绘本更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一个好的绘本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精彩绝妙的画面设计、深人人心的各类形象,更是饱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精神导引。因此利用绘本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逻辑巴维能力等,更能在愉快的阅读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进人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绘本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伴随着教育者对绘本独特而丰富的教育价值认识的深刻,绘本走入小学,成为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的内容,也成为小学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新课程资源。作为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全面地了解绘本的文学特征,利用各种途径去广泛地阅读绘本,并能够准确赏析具体的绘本作品。其次要能够选择恰当的绘本作品进行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 
结  论
  综上,绘本十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也便于孩子们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习中的真实情感体验,为写作教学插上高飞的翅膀,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语文绘本在写作教学中的功效,优化总体效益。
 

返回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