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梅园小学 陈垚楸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新课改之后,教育部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当中要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随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读和写的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分离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以提问生字、背课文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写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写融合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仍然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分离,尽管多数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和写作课,但是在课堂上并没有把这两者结合到一起。
(二)教学观念较为滞后
在新课改背景下,尽管大部分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要创新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难易得到提升。目前,很多小学对于读与写教学思想并没有与时俱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度重视学生的生词联系和古诗词默写,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有的教师直接采用了背例文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什么作用。
(三)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在读写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一直都没有采用很好的教学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教学当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学习或者是背诵一些课文。然而这些对于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并没有什么作用。
(四)时间分配不合理
读与写教学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去决定写作的主体,或者是根据写作的主体去选择阅读内容。总之,在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把写作和阅读相互结合,并且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去分配时间。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去划分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没有设置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都把时间用在了阅读教学当中,对于写作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只是让学生利用仿写模式和被范文,写作时间也比较短所以学生很难去形成严谨的写作思路。
二、“读与写”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读和写"教学方法就是指在语文教学当中需要协调"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教学和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当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且系统性分析文章当中的细节梳理出文章当中的脉络,才能有效完成语文课堂学习。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朗读完文章之后,可以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情境进行思考。阅读和习作教学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在阅读当中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当中更多的写作手法,在写作当中也可以加强对阅读知识的巩固。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并不是很了解,利用“读和写”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大量的阅读语文教材和课外书,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读与写教学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所以说读与写是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互补。由此可见,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更好的领悟课文当中的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意境当中。读写融合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要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解放自己的思想。
三、读和写的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实施策略
(一)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写读后感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般都是以读、写为教学主要内容,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在阅读课文当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还需要让学生在阅读当中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小学语文课本当中选取的教学内容都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还需要运用一些有感染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融入到文章当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语言文学的美丽,感受到文字中传递的情感,可以准确的把握住文章当中的主要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改变教学主导位置,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把自己变成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可以了解教材并且掌握教材当中的文章内容。学生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情感和乐趣。比如说《小英雄雨来》,本节课教师需要通过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进行导课,为学生讲述二战时期和小英雄雨来一样的革命小英雄,他们和日本斗智斗勇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本节课结束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资料,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在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多阅读教材,在阅读当中去积累更多的素材。学生只有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才能写错更加优秀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信习惯
(二)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仿写
同时小学教材都是由我国教育工作者经过多次研究、调查选择的经典文章,这些文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爱国情怀培养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仿写对中低年级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例如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火烧云》当中“烧”字用的非常的恰到好处,完美的体现了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和颜色变化。学生可以想象到着火是什么样子火势变大、火的颜色是红色这就说明火烧云是红色。文章当中还有很多段落都是运用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手法,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带着学生一段一段的分析研究作者在写作当中还运用了那些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学生在课后写作中可以仿照在教材当中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运用模仿方法提高学生的
读写结合并不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虽然被运用到了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很高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难度并不是很大,模仿主要是要求在写作当中去模仿读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在写作当中可以添加自己的一些想法。模仿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学语文学习思维和想象情境中过渡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直接接触到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当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当中感受到成就感。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带字词的使用技巧,运用语言制造成唯美的情境。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选择词句进行模仿,小学语文课文当中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句子和写作手法,学生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结构、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模仿。再对文章完全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教材的教学手法对文章进行仿写,在仿写当中学生可以加强对写作手法的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阅读教师和写作教学是新课改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重视这两点。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点,创新教学理念,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到一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莉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新课程.综合,2019,000(009):72-72.
[2]梁雪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2):85.
[3]贺富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9,000(001):47.
[4]桂娜娜.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00(013):35-35.